加载中...
您的位置:首页 >保险 > 正文

“目瞪口呆”,线下抢购,线上断货,整箱“抢”盐?官方紧急提醒:没必要!上海突击检查超市、日料店

2023-08-25 10:58:51 来源:话匣子FM

8月24日


(资料图)

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

受此影响,韩国盐价大涨

民众“举国囤盐”


上海情况如何?

小编查看生鲜电商平台发现

盒马、叮咚等相关APP

盐类产品确实存在断货状态

还有网友表示

在线下目睹了超市“抢盐”

而在国内其他城市

也有不少地区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

↓↓↓

扬州:一些微信群刮起“抢盐潮”

据扬州新闻广播报道,今天早上,记者在扬州市的大润发等超市看到,购买食盐的市民明显增多。

不少购买食盐的市民表示,虽然知道食盐保质期只有3年,但是看到其他人买了,也就“跟风”囤一些。

记者注意到,市民的恐慌一部分是来自微信群,一些微信群已经开始分享“囤盐”信息。而在一些团购群,一些“团长”已经开始推销起食盐。

超市销售人员则告诉记者,因为扬州市场上在售的食盐大部分都是井盐,而国人食用的食盐大部分也是井盐,因此,市民无需过度恐慌,更没有必要“囤盐”。

福州: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

据福州新闻网消息,福州目前部分超市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。对此,福州市商务局提醒,将继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,食用盐货源充足,市民按需理性购买,不信谣、不传谣。

24日上午,在永辉一家门店,记者看到货架上食用盐货源充足。“昨天晚上接到妈妈电话,说核污染水排放入海,担心食用盐也被污染,让我囤些盐。”现场顾客李女士说,她多买了2包盐,“整箱囤没有必要。”

该店店长陈冰云说,这几天食用盐销量有升,但是没有出现外地出现的“食用盐整箱买”抢购的情况。

广东:食盐供应安全充足

据南方+报道,目前,海盐在广东食盐市场中占据超三分之一的份额。据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,目前,省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.8万吨,百分百覆盖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,能迅速及时响应,保障广东人民食盐充足供应,呼吁市民不必恐慌,更不必效仿“囤盐”。

“自日本宣布试运行排放核污染水后,我们已对广东省主要海盐生产工区的海域海水及生态海盐进行了α、β放射性项目的第三方送样检测,结果显示目前的广东海盐是安全的。所以,大家保持警惕的同时也不必过度担忧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凡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粤盐产品,均符合国家标准,可放心食用。

“我们会持续密切关注国家及广东省环保部门公布的海水水质信息,对广东海水定期进行放射性元素送检,并严密监控盐产品是否受污染的情况,保障广东盐业食盐产品的质量安全及供应安全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
有必要囤盐吗?

中国盐业协会会长回应

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表示,对于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,不建议仿效。我国生产的食用盐,使用原料有海盐、井矿盐还有湖盐,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%、61%、17%。一般来说在进出口这个问题上,我国是大进小出,进口的多一些,出口的少一些,而且进口的原料盐主要是用在工业上作为化学原料。中国食用盐产量能够满足需求。

上海突击检查超市、日料店

为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市场,23日下午,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山阳所对辖区内部分商超、餐饮店开展了进口食品突击检查,全面排查流通、餐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,切实守护市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在金山区一家超市内,执法人员正在对超市销售进口食品经营单位证照是否齐全有效、是否销售中国海关禁止进口的食品等情况进行检查,检查范围包括酒水饮料、糖果糕点等。

检查中,执法人员发现,某一款日本进口食品未标明具体产地,当即要求超市负责人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等文件。最终查明,该商品产地不在禁止进口范围内,符合销售要求。

随后,执法人员来到一家日本料理店,对菜单上在售的进口酒水饮料进行检查,并走进后厨检查菜品原料产地。检查过程中,执法人员向商家普及宣传了进口食品安全知识、法律法规,并警示商家,不得销售我国海关禁止进口的食品。

“商品的包装不要丢掉,都要留好的,上面有产地和其他一些信息,要注意保存好。”

本次检查未发现违法行为。在此,相关部门提示,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擦亮双眼,到正规场所购买,注意中文标签,并关注食品产地、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。

如果消费者发现或购买到禁止进口的食品

又或是遇到其他相关问题

都可以拨打12315反映


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上观新闻、扬州新闻广播、福州新闻网、南方+、i金山等

编辑:玫瑰砂

责任编辑:陈敏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